首页系统综合问题二战中,德、日双方为何狼狈为奸?对于战争,他们似乎是有备而来

二战中,德、日双方为何狼狈为奸?对于战争,他们似乎是有备而来

时间2022-11-30 01:28:32发布分享专员分类系统综合问题浏览200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operation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二战中,德、日双方为何狼狈为奸?对于战争,他们似乎是有备而来和二战中的“轴心国”德、意、日,为何能凑在了一起?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二战中,德、日双方为何狼狈为奸?对于战争,他们似乎是有备而来
  • 二战中的“轴心国”德、意、日,为何能凑在了一起?
  • 同是接受制裁,二战后德日认错态度为何不一样?
  • 二战时,日军明明可以和德军夹击苏联,为何还要去招惹美军?
  • 一、二战中,德、日双方为何狼狈为奸?对于战争,他们似乎是有备而来

    轴心国,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家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日本帝国及与他们合作的一些国家和占领国。

    这个名称则是源于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在与纳粹德国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之后不久,他对外发表了一次演说:“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因柏林和罗马在同一经度线上,因此,后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称为“轴心”。

    可以说,历史是由无数的抉择构成的必然结果,二战时期,轴心国在每个节点上做出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未来的走向,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二战中的那些“蝴蝶效应”。

    首先、就是“轴心国好同盟条约”。1940年,意、日两国外交大使前往德国柏林,与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签订了轴心国同盟合约。根基稳固的意大利、如日中天的德国、蒸蒸日上的日本,三大世界列强达成共识,妄图瓜分世界。

    在三国签订合约之初,苏联同样希望能融入到轴心国的圈子,作为轴心国的“东道主”德国欣然应允。同年十一月,双方外交官在柏林展开会谈,经过两天的讨论后,德方拟定了一份苏联参与轴心国的条约。由于,条约中的不利条件太多,十天后,苏联政府修改了条约草案,提出一份新的修正后的版本。

    希特勒认为:苏联人缺乏诚意,所以,并未回应苏联政府重新拟定的条约。随着双方外交陷入僵局,苏联加入轴心国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德国与苏联在东欧地区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多,随着两国的摩擦日益增加,开战已成定局。虽然,1941年双方针对边境问题以及贸易问题作出协商,但是,在沟通的过程中,并未缓解冷战,德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逐步恶化。

    其次、苏联与日本签订的互不干涉条约。苏联政府眼见与德国和谈无望,所以,将目光投向东亚岛国日本,希望在苏联与德国兵戎相见时,身为轴心国的日本不插手东欧战场。

    苏联与日本签订的中立条约主要内容为:一是,苏联与日本要致力于维护双方之间友好和平的外交关系,相互承认对方的领土不容侵犯;二是,条约的任意一方若成为其他国家的战略目标时,另一方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不加以干涉。

    双方签订中立条约时,与此同时苏联与日本对外宣称:“苏联要承认日本人建立的满洲国的合法性,并且,保证对方的领土完整性,日本则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苏联人之所以会安抚日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苏联政府已经意识到东欧战争不可避免,在双方大规模交战时,若作为轴心国的日本从亚洲入侵苏联,那么,苏联必会陷入两面夹击的窘境。

    所以,为了避免后院起火,苏联政府只能委曲求全,与日本人和谈。

    再者、就是那个吹响德苏战争的号角——“巴巴罗萨计划”。虽然,希特勒缺乏对德国陆军将领的信任,但是,德国陆军将领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巴巴罗萨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入侵苏联的行动代号。

    这一计划是德军总参谋部首席军需部长保卢斯草拟的,保卢斯在整场入侵行动中负责指导德国陆军作战。1940年8月,纳粹党与苏联政府之间的关系逐渐交恶,此时,德军高层秘密制定了一份名为“奥托”的行动计划,在12月又改名为“巴巴罗萨”计划(英译Operation Barbarossa)。次年六月,按照计划的方案,德军对苏联展开进攻。

    德国陆军按照计划部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分两路火速推进。由于,事发突然,苏联军队准备不足,苏联北至阿尔汉格尔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领土全部沦陷。

    其实,“巴巴罗萨”是罗马皇帝一世的绰号,德国人借用腓特烈皇帝“红胡子”之名,希望德军在苏联战场上全面取胜。在“巴巴罗萨”计划运行之初,德国陆军凭借高机动性在苏联西境所向披靡,重演了西欧战争中的闪击神话,成功拿下半个东欧地区,并且,一举歼灭了几百万猝不及防的苏联红军。

    不得不说,“巴巴罗萨”计划是战争史上最出色的战略之一。但是,随着战线不断推进,德军逐渐遇到了阻碍,受到严寒、补给等问题的钳制,德军最终被苏联红军阻挡在莫斯科郊外,这个导致,这场堪称德国战争艺术的“巴巴罗萨”计划最终破产了。

    可以说,“巴巴罗萨”计划的实行,使德苏双方在东欧展开一场长达数年的博弈。在这场较量中,几千万人付出了生命。这场长达数年的战争,最终,成为人类史上最惨痛的灾难之一。

    1940年初,德国军队在西线作战期间大获全胜,击败了强盛的法国,成为欧洲大陆名副其实的霸主。此时,纳粹党在东欧的最大威胁并非负隅顽抗的英国,而是幅员辽阔国力雄厚的苏联。纳粹的所有政策都是围绕希特勒的“生存空间”概念进行的,所以,侵略苏联是纳粹党称霸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环。

    希特勒认为:苏联地大物博,是“雅利安”未来发展中最好的根据地。在西线作战的过程中,德国虽然取胜,但是,德军在这场战争中消耗了大量战略资源,德国经济已呈下滑趋势。希特勒意识到这一问题,迫切希望通过入侵、掠夺等方式获取资源恢复实力。

    随着苏联与德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冲突日益严重,希特勒认为:入侵苏联既能解决东欧地区的困境,又能获取大量战略资源,这是纳粹德国的唯一出路。与希特勒不同,大部分德军高层理智的认为,开辟东欧战线虽然能够获取大量资源。但是,在德军推进的过程中势必会承受巨大的损失,总体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德军高层的提议被希特勒全盘否决,希特勒坚决认为:占领苏联会给德国战争机器带来良好的影响,希特勒觉得当苏联沦为德国领土后,驻扎在东线的德军可以解除动员,缓解德国境内劳动力短缺的现状。

    乌克兰可以为德国本土提供大量物美价廉的食品,而苏联人则会成为免费的奴隶劳工。此时,英国凭借地理优势负隅顽抗,德军若能攻陷苏联巴库产油田区,就能为德国取得大量石油资源,有了这些石油资源德国的海军实力将会突飞猛进,借此攻占英国指日可待。

    可以说,在希特勒眼中,攻占苏联付出的损失与收获的回报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最终,利益驱使希特勒无视属下的劝告,执意进攻苏联。

    由于,苏联与日本已签订合约,所以,斯大林对德军有恃无恐。在双方爆发战争之前,斯大林一度高估了苏联红军的实力。虽然,苏联高层均认为德国有进攻苏联的可能性,但是,斯大林太过迷信苏联红军的力量,对面临的危险视若无睹。

    德军入侵苏联初期,边境上的苏军并未进入戒备状态,甚至,在战争爆发后也没及时反击,而是向苏联政府请示后才做出回应,延误了战机。虽然,4月10日斯大林下达了全线戒备的命令,但是,并未发挥太大的作用。

    对于德军的入侵,斯大林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倘若,德军发动入侵,德国人引以为傲的重装甲师团必会被苏军的机械化部队阻断,紧接着德国步兵便会受到乌克兰地区苏联红军的包抄。在化解了德军的攻势后,驻扎在南方的苏联红军可以直接攻占波兰,彻底粉碎希特勒的野心。

    最后、日本空袭美国的珍珠港事件。1939年,野心膨胀的日本政府起草了两个作战方案,以满洲国为根据地的日军兵分两路,从南北两侧进行进一步入侵,扩大军国主义在亚洲大陆的领土。虎视眈眈的日本人觊觎苏联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作战方案中关于“北上”的作战计划便是为西伯利亚“量身定做”的。

    同年五月,日本人按照原计划,从海拉尔向北推进,对苏蒙联军发动试探性进攻。这场战争进行了四个月,双方在地理环境复杂的荒原中激烈交火。由于,日军狂妄自大战术落后,在苏联红军手中吃了大亏,“北上”的计划也被苏联人粉碎。

    由于,北方战线失利,日本政府逐渐将目光投向南方,希望夺取更多战略资源,为日军征服世界储备资本。此时的南海尚有许多西方国家的殖民地,这就给日本的南下计划平添许多阻碍。在这些殖民国中,美国的殖民政策与日本的侵略方案背道而驰,这也致使双方在东亚地区发生许多摩擦。

    为了给日本人一些教训,美国终止了对日贸易,不再向日本出售石油等战略资源。少了这些战略资源的日本海军无异于崩溃,没有了石油的日军船舰根本无法发动。为了保证侵略计划的正常运转,日本人不惜铤而走险,在1941年末发动了珍珠港事件。

    在这场入侵中,日军大获全胜,以摧毁珍珠港作为对美国禁止双方贸易的回答。当然,这场自不量力的偷袭,最终,给日本政府换来惨痛的代价,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发表了《开罗宣言》,自此,日本与美国的交恶间接导致日军征服世界计划的全线崩盘。

    现今,我们抛开这些历史事件造成的影响不谈,轴心国似乎有着明确的战略分工。德军仰仗着强势的陆军进行“巴巴罗萨计划”,而日本则靠着强大的海军横行夏威夷。从战术角度来看,轴心国征服世界的计划似乎是有备而来的,或许,这正是德、日双方狼狈为奸的原因。

    参考资料:

    【《巴巴罗萨计划》、《法国战役》、《珍珠港事件》、《开罗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一、二战中的“轴心国”德、意、日,为何能凑在了一起?

    我是“非本色”,这个问题算是问对了。

    为达到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德意日法西斯通过缔结一系列政治、军事协定。构建了轴心同盟,共同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个法西斯国家之所以能走向联合,还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这跟它们一战后的经历十分有关系。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平仅存2O年。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这就是“20年的休战”,小约瑟夫·奈则称之为“一次幕间休息”。两人的言外之意都是:两次世界大战似乎就是一次大战的两个不同阶段罢了。

    实际上,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基本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来维持,而德国是对凡尔赛体系最不满的国家之一。无论是在政治、经挤,还是在军备上,德国都受《凡尔赛和约》的严格限制。德国人觉得,该和约对他们十分不公平:我们有什么罪啊?大家都是帝国主义,我们不就是打了败仗吗?下次我们打赢就行了。协约国军总司令、法国陆军元帅福煦看到《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后,仰天长叹:“这不是停战,而是二十年休战。”可见,这也是导致二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于是,自希特勒“掌控”德国后,就将最终目标设定为:夺取世界霸权,换得“生存空间”,而最后、最根本的手段则是发动战争。只是一战后德国的经济一团糟,没有经济支撑的军事也如同海市蜃楼。希特勒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实施其称霸世界的计划。

    1936年,希特勒仅以四个旅的兵力“挺进”莱茵非军事区,这是其第一次军事冒险获得了成功。要知道,当时旁边就驻扎着兵力不一下一百万的法军,以及周围都是其“领导”的协约小国。希特勒真的是在拿老本做赌注,但是他赌赢了,因为那一百多万的法军没有抵抗。事后他心有余悸地说:“进军莱茵区后四十八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因为我们当时所拥有的那点点军事力量,即使用来稍微抵抗一下,也是完全办不到的。”自此,德国加速大规模扩军备战。

    不过,希特勒内心也很清楚:要取得胜利,德国唯有在临战准备上先发制人。于是,他趁战胜国正处于分裂状态,利用了西方国家同社会主义苏联的矛盾,发动“闪击战”,顺利进军莱茵区,“攻占”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走廊以及但泽。

    当然,西方列强的“绥靖政策”也大大鼓励了希特勒。原本,德国陆军根本没有准备于1939年发动战争。因为当时仅波、法两国就有183个师的兵力,而德国仅有98个师,其中36个师还没有受过军事训练,也就是还没有编制。希特勒敢于发动战争,正源于其赌徒思想,而“绥靖政策”就是其救命稻草。正如在1939年8月22日,希特勒在德国三军高级将领的讲话中,提及:(绥靖政策)经过两三年将会消失。

    也就是说,如果现在不发动战争,将来英法与苏联就有可能联合起来,到那时,德国将腹背受敌。于是,希特勒提前冒险发动战争。

    还有日本,尽管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对它不利,但是它在“华盛顿体系”中也获利很多,如获得了西太平洋上的海上霸权。只是,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分子还是对此强烈不满。因此,在华盛顿会议召开后不久,日本就通过征服世界的“大陆政策”,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等侵华行径。

    当这一切对西方列强的根本利益没有造成威胁时,英法美等国也采取“绥靖政策”,一旦其利益受损,就开始干预日本的军事行动。

    这让日本国内的军国分子更加“义愤填膺”,他们认为美国利用“华盛顿体系”不断施压日本,如拆散“英日联盟”,限制日本海军舰艇吨位,利用“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牵制日本独霸中国……

    于是,日本于1933年3月27日退出了国联,次年宣布废除海军军备条约,1936年1月15日宣布退出海军裁军会议……成为首个公开反对华盛顿体系的国家。

    不过,就在日本准备“玉石俱焚”地实现目标时,它突然发觉自己已经四面楚歌了。害怕孤立的日本,恰逢德国向它伸出了“橄榄枝”。

    与德国、日本相比,意大利法西斯的形成要早得多,当时墨索里尼十分渴望恢复大罗马帝国。于是,随着德、日“轴心国”同盟的形成,意大利迅速靠拢这个组织。1936年10月,德国与意大利签订《柏林协定》,承诺在重要国际问题上相互合作并采取共同方针。墨索里尼称该协定标志着:“新的时代己经开始”,“罗马和柏林的垂直线……是一个轴心,可以在这个轴心周围团结所有愿意进行合作和维护和平的欧洲国家。”

    不过,尽管是“法西斯”的缔造国,但其实际上就是个跟班的。因为,这场战争完全是他一个人想发动的战争,完全是为了个人的梦想,况且他又无法说服全意大利人跟他一起“玩”,因此这注定是一场梦。

    写了这么多,飘过的也给个苦力赞呗。

    二、同是接受制裁,二战后德日认错态度为何不一样?

    人才,是一个国家的希望。若没有持续的人才输出,一个国家将没有继续前进的动力,将无力发展。而教育,正是正确培养出人才这股新鲜血液的一个重要方式。而在其中,作为教育这个大板块之一的历史教育更是影响到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自然也会很容易也会影响到民族未来的命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与德国这两个法西斯国家都受到了相应的惩罚,而在这种惩罚之下,这两个国家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德国在此之后有了改变,对其应该所负的责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且将其所所犯的错误毫无保留的告诉给下一代。但是同样作为法西斯国家的日本的表现却截然相反。

    相较于德国的真诚,日本不仅保留了原本的天皇制度,甚至还美化了侵略战争,将其的侵略行为定性为自我保护和必须为之。而这种错误的观念不仅洗脑了日本普通民众,甚至于统治阶级也如此认为,而日本的年轻一代所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错误的教育,谈何改变?这种拒绝并且试图掩盖错误的行为使其民众常年在错误的价值观中生活着。那么德国和日本两国的历史认识为何会是截然相反的呢?对于这段历史他们究竟给自己民众传递了怎样的历史认识?

    一、德日两国的历史教育

    在二战后,德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除了政界领袖之外,连同普通民众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除此之外,德国还不惜将血淋淋的历史伤疤给重新撕开,不仅在教科书上把这些历史全面还原,还通过新闻、电影等传媒手段进一步“宣传”,将这些历史真相真实的告诉下一代,甚至于通过法律规定明确规定了纳粹行为是犯罪行为,以至于每一个德国人都对自己的本国历史以及纳粹历史都十分的熟悉。

    而同为法西斯国家的日本却选择了完全相反的模式,在美国控制之下的他们,不仅将原本错误军国主义思想继承了下来,还释放了战争之中的甲级战犯,极力逃避原本的责任,歪曲历史真相,妄图将其犯下的罪责掩盖在历史之中,导致很多的日本青年一代对于历史事实不甚了解,甚至为其进行辩解。

    二、两国历史教育为何有如此大的区别的原因分析(地理、宗教、思想)

    一、地理因素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十分狭小,资源也较为匮乏,但是人口数量却十分多,整个国家相对我国来说用弹丸之地来描述也不为过,而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其国土面积完全不足以满足本国日益增长的需求。面对这种窘境,日本产生了通过侵略战争来扩大自己本国国土面积的想法。因为这样可以最为直接的得到土地,从而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以及空间。因而在很多日本人看来,向外侵略根本不算错误,而是为了日本发展而做出贡献的必然行为。

    而相比较日本,德国的地理位置比较好,处于欧洲的中心地位,和很多国家的国土是相连的,虽然本国的资源也并不算是丰富,但是却可以和邻国进行友好交易,并不像日本一样孤立无援。而且国内的资源贫乏导致其必须和其他国家进行友好往来,这一点是和日本有着极大区别的。


    二、宗教因素

    除此之外,日本的宗教的体系比较复杂,比如说有道教、佛教,除此之外,还有神教等等。宗教的多样化使得日本宗教具有复杂性的特征,而日本本身就地域狭小,每一个宗教所能够拥有的空间有限,这种状况使得日本人所信宗教是繁杂的。

    宗教一旦繁杂,那信仰必定不够纯粹,多信仰其实就是无信仰,而日本人便是如此,因而他们所谓的向神忏悔不过是一个无稽之谈——日本的神道教更是如此,他们信奉着每个人死后都会变成神,就算是犯下了再大的错误也是如此。也因此,对于侵略外国的侵略者,他们不仅没有反思其罪行,甚至于觉得他们是民族英雄。

    而德国的宗教较为单一,主要只有基督教和新教,但是这两种宗教都有着“忏悔”的说法,主张人做错事情之后就必须要忏悔认错,这样的教义告诉人应当要有负罪感,一旦犯下错误是要自我检讨的,而不像日本人一样可以心安理得。于是在战争之后,他们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去忏悔自己所做下的错事。承认错误对于他们而言并非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而是对自己的救赎,只有忏悔自身错误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三、思想因素

    关于思想,个人认为这点也是所有因素里面最为重要的。相对于德国的可以换位思考,日本人有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情怀。他们的一些人对于给别国带来的灾难,可以熟视无睹,甚至觉得别人为自己的利益而付出的代价是必须的。

    但是一旦伤害到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便跳出来开始指责——就比如美国在日本所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之后,他们便以受害者的身份自居,觉得其他国家对不起自身,乃至于开始扭曲历史,将这种错位的行径包装成“合法侵略”。总之就是将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地位,美化自己的行为。

    三、德日两国历史教育的影响差距

    二战结束之后,德国法西斯的统治彻底的结束,转而变为新的民主政权上台统治,从国家的领导人到普通的民众,所有人都不忌讳历史,而是正大光明的以一种“加害者”的形象诚挚道歉,以一种负责任的国家的形象在世界之上立足,而且对青年一代也是持有教育的态度。新德国在“非军事化”“非纳粹化”以及再度教育的情况之下与曾经的纳粹统治形成了彻底决裂的国家形式,这使得这个国家真正的成为了一个民主国家。

    尤其是在再教育方面,德国让青少年们认识到了原来的纳粹的残酷,并且通过传输正确的价值观,使得德国新的一代从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养成正确的民族观念,端正的历史观,这点是十分伟大的。

    而正是因为这种负责任的态度,使得德国在二战之中虽有许多严重的罪行,世界人民也仍旧愿意接纳这个新德国。德国在二战之后的做法,收获的是世界人民的宽容以及敬意,而这也是二战之后德国能够得到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比于德国,日本因为美国的“宽容”而使得其原有的军国主义势力并未扫除干净,青少年依旧接受着死板的忠君爱国的思想教育,天皇的权力依旧神圣不可侵犯。而除此之外,上文有提到,日本对于这段历史是逃避的思维态度,这就使得日本青年和德国青年性格有鲜明对比,一个是以负责任、热爱和平统一为主,一个则是多为冷漠、无知。

    总结

    其实,历史本该是以史为鉴以明得失的,但是日本史学家们却一直刻意隐瞒,甚至扭曲历史。乃至于到了现在,日本的一部分人终于“鼓起勇气”向历史道歉时,所受到的却是不少青年人的不解,甚至导致了不少青年人对于日本政府的不信任。本来可以很好解决的一个事情,日本却非要通过谎言去掩埋真相,于是导致谎言越来越多,心理上的罪责越来越重。

    三、二战时,日军明明可以和德军夹击苏联,为何还要去招惹美军?

    是的,在二战初期德军凭借其强大的钢铁洪流横扫整个欧洲,直逼莫斯科城下,倘若此时的日军能联合德军对苏联这个超级大国进行东西两线夹击,那么日德双方就可以一举吃掉苏联这个庞然大物,从而完成其法西斯轴心国三分天下的妄想。

    但事实上,日德双方根本没有能力去夹击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尤其是日本,在战略方针上,日本更是将“北上”战略改成了“南下”,转而向东南亚以及太西太平洋区域发动了战争。最终避免了跟苏联在远东地区的纠缠,却被强大的美国海军扼杀在了太平洋海域。

    至于能不能说,日军在南下政策中能不能不去招惹美军,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管是在南下还是北进的军事战略中,日本与苏联和美国都有一场硬仗要打。因为日军北上,会侵犯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利益,而日军南下前去东南亚和西太平洋海域则会阻碍以英国、美国为首等欧美国家在亚洲的利益。

    日德夹击苏联?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1940年12月,经过数个月的草拟之后,德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的方案终于被拟定出来,在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后,便向着苏联进军。1941年七月,当时的德军分为三个集团军群向苏联发起进攻,分别是中央军团、北方集团军与南方集团军,三个集团军群都突飞猛进,在三个方向上迅速向苏联方面推进了300-600公里。

    但是此时的希特勒认为基辅对集团军的北翼构成了威胁,所以务必得由南方军团歼灭,但实际上南方军团兵力不足,大部分军队都集中在陆军元帅博克的中央军团中。若要保证德军的石油供应,以战养战,是先集中所有力量占领基辅,还是继续攻占莫斯科?

    为此,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关于这个问题而争论的喋喋不休,以博克和古德里安等前线的德军将领们都认为此时应该集中所有火力,一举拿下莫斯科。但是希特勒此时却认为,要首先夺下乌克兰,毕竟乌克兰在当时的苏联曾有着“粮仓”的称号,与此同时,乌克兰境内的自然资源丰富,产出的石油和煤炭等自然资源都可以为德国的持久战争提供保障。最终,在希特勒与德军将领们经过一个月的讨论与争执中,最终决定将中央集团军撤到西南地区,集中火力夺下基辅。

    而在苏联的指挥部里,斯大林也不情愿将乌克兰这块宝地拱手相让给德国人,他也没有听取朱可夫的建议,将苏联西南方面军撤回以避锋芒。而此时的朱可夫也因顶撞了斯大林而被撤职,最终苏德双方都将博弈的地点选择在了乌克兰的基辅,这也即将是一场苏德双方硬碰硬的对决。

    在这场会战中,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生力军用于会战,但最终基辅会战由苏军第5、第21、第37、第26集团军大部,第40、第38集团军等部被歼灭而告终,德军也在这场战争中重创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在基辅会战德军重创苏联军队之后,希特勒决定将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夷为平地的时候正是1941年的7月,此时苏联正处于夏季,冬天还尚未临近。但是在德军进攻列宁格勒的时候,希特勒也遇到了他的克星——朱可夫。紧接着由于1941年莫斯科的冬天要比往常早来了一个月,此时的气温低的早已把德军坦克油箱里的燃料、润滑油全部冻结了,更何况此时的德国士兵并没有抵御俄国严寒的冬衣,最终希特勒开始向拿破仑那样,开始重蹈法国的覆辙。

    德军的进展在1941年12月初达到极限,前锋部队已经推进至莫斯科市郊,甚至见到了克里姆林宫的螺旋状尖塔。然而此时斯大林手上仍然拥有数十万从西伯利亚前来支援的部队,并且这些部队都拥有良好的冬季装备和补给。紧接着,美国又于1941年12月向轴心国宣战,从德军开始进攻列宁格勒开始,短短几个月之内,战场形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此时的德国军事生产能力就根本无法应对长期的对外战争。

    再看看日军早前与苏联的交锋作战,就足以明白日本为何最终要采取“南下”而不是“北上”的进攻策略。1939年5月11日—1939年9月16日之内,苏联与日本就曾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发生了大规模的交战,而双方各自也并没有以正面身份来进行对决,反倒是各自代表“伪满洲国”及“蒙古国”交战。战争的最后结果是苏联以惨重的代价获得胜利,此战之后苏、日双方在1940年6月9日分别正式缔结协议。

    在这场战争中,苏联以压倒性的优势碾压了日军,苏军在8月20日总攻时投入坦克524辆,装甲车385辆,压制火炮542门,飞机500架。在整个诺门罕战役中,苏军对于日军来说,拥有着7比1的坦克装甲车数量优势,6比1的火炮数量优势,3比1的兵力优势。而对于日军来说,在苏联红军的装甲部队与大炮飞机的狂轰滥炸之下,武器与战场资源方面的差距悬殊,最终致使日军在7月弹药耗尽后,自行撤退了。

    虽然德日双方是轴心国,但是两个国家想要从东西两线同时夹击苏联,实在是难上加难。苏日的诺门罕战役也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和嚣张气焰,最终日本政府被迫将“北上”侵苏的战略决策改为了“南下”东南亚与太平洋。

    日军战略决策的改变使得苏联也避免了同时面对德日双方的两线作战,最终苏联将部署在远东地区的二十个亚洲师调往欧洲,用来抵御德军的进攻,从而扭转了欧洲战场的局势,原本希特勒不败的神话也就此被粉碎,迎着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步伐,自1942年1月8日开始,苏联红军便在全国范围内转入了全线总进攻。

    对于日本政府来说,执行“南下”的战略决策就必定会影响到英美等国在东南亚以及太平洋之间的利益,所以日本不招惹美国在二战中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除非日军改变战略决策,集中所有陆海两军的兵力再继续入侵苏联。

    1941年7月,在日本占领了印度支那南部地区之后,在美国总统罗斯福领导下的美国政府开始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一举切断了日本原材料的供给线。此时的日本政府也面临着进退两难的选择,要不就是答应美国的要求,从亚洲大陆撤兵,迫使美国解除禁运。

    要么就是去占领英属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群岛以用来开辟新的补给线,但是此举肯定会挑起日本与这些国家的武装冲突。最终,日本政府在两种决策中选择了后者,而这一决定,就已经代表了日本不同意美国政府提出的要求,那么两国之间的战争也是避免不了的。更何况,对于日本这样资源匮乏的岛国来说,没有了资源也就没有了对外长期战争的基本条件。

    关于operation的问题,通过《同是接受制裁,二战后德日认错态度为何不一样?》、《二战时,日军明明可以和德军夹击苏联,为何还要去招惹美军?》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operation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爱资源吧版权声明:以上文中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operation
    考研 | 预报名各种常见问题汇总! 电脑C盘空间不足,教你三招轻松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