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系统综合问题7个步骤,带你了解硬件产品从0到1

7个步骤,带你了解硬件产品从0到1

时间2023-01-14 17:18:45发布分享专员分类系统综合问题浏览238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mdf文件用什么打开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7个步骤,带你了解硬件产品从0到1和解电脑硬件组成和简单的硬件问题解决办法!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7个步骤,带你了解硬件产品从0到1
  • 解电脑硬件组成和简单的硬件问题解决办法!
  • 流程提供,从0到1搭建产品具体怎么做?
  • 如何实现产品从0到1冷启动
  • 一、7个步骤,带你了解硬件产品从0到1

    编辑导语:完成了前期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明确了产品的概念,现在要做的就是实现产品设计;硬件产品的设计极其复杂,但是作为硬件产品经理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出现问题时与同事进行沟通;本文作者就详细的介绍了硬件设计的整个流程。

    硬件产品从0到1的过程,也就是概念产品化的过程。

    所谓概念——就是产品的创意和想法,内容可包括前文提及的:市场分析、用户研究、产品定义和产品设计;

    此时已经基本明确了为什么要做这款产品,以及这款产品将做成什么样子,即WHY和WHAT两个方面。

    其中需要重点传递给研发同事的是WHAT的部分——即产品的PRD,这是从产品的上游,输入给研发下游的关键文档。

    此时产品仍然只有概念,以及“虚无缥缈”的产品PPT、Word等文档,因此在“概念产品化”的阶段,关键任务是确保产品定义能够实现。

    当然在PRD出来之前,产品经理也会有和研发相关人员的可行性讨论,避免PRD出来之后可行性不强的尴尬。

    接下来把这个阶段的流程梳理一下,当然每个公司的流程都不尽相同,但大体思路应该是一致的。

    一、ID设计

    这里提到的ID设计,指的是狭义上的外观设计。

    外观设计:就是把产品的框架架构出来,剩下的细节还需要结构工程师、模具工程师、软硬件工程师等人员协同完成。

    一件新产品从无到有,在壳料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对于ID设计师来说,常用的软件工具是Autodesk Alias,是Autodesk公司旗下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软件;以及Rhino,是美国Robert McNeel & Assoc开发的PC上强大的专业3D造型软件。

    ID设计师一方面需要具备适度丰富的想象力,足够的想象力才能够产出好的产品创意;但是想象力也需要适度,如果太有想象力,会加大后续结构设计、模具制作以及工艺生产的难度,甚至无法制造。

    另一方面,也需要熟悉相关外观效果和外观工艺,在设计过程中能熟练使用正确工艺来表达效果;最重要的是对产品的理解要足够深,能够让设计直指产品本质,这部分需要产品经理多介入沟通,确保产品理念和定义传递到位。

    ID设计之后会进入到MD(Mechanical Design)设计,MD工程师在ID基础上进行具体的结构设计;因此在ID设计阶段,MD、硬件也需要参与,沟通产品的尺寸、结构、性能等要求,在设计初期就一并考虑到位。

    ID设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草图阶段:主要是基于设计师的构思,通过草图勾画的方式,快速记录下设计师思考形成的创意,这个阶段非常重要,会决定了后续产品设计的主要方向;草图是即时灵感的视觉呈现,缺少精确的尺寸和几何信息,这时候一般会出多个方向,再从中筛选出来若干个,进入下一阶段的深入设计。

    平面效果图:是2D的视觉表达,通过CAD软件完成,意在将草图中模糊的设计清晰化表达;这个阶段的图纸相比于草图,可以更为清晰地给他人传递产品尺寸以及视觉感受。

    3D设计图阶段:是通过三维建模的方式,更直观、更真实地在三维空间中多角度观察产品形态;可以清晰展示设计师的设计思想、思路和细节,相比于最终实物,几乎只有一线之差。

    二、CMF设计

    所谓CMF,分别指代了C(Colour颜色)、M(Material材料)、F(Finishing)。

    1. C(颜色)是产品外观效果的第一要素,是人们视觉感受最重要的部分。

    不同的颜色可以给用户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如下表所示:

    2. 同样的M(材料)使用了不同的颜色,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在硬件产品上,主要使用的材料为塑料和金属,不太常用的材料包括了精密陶瓷、玻璃、皮革、板材、纺织面料等。

    3. 不同的材料有着相对应的F(成型工艺与表面处理工艺)。

    成型工艺是指把原材料加工成为产品,例如:将颗粒状、粉状、条状、块状的基础原材料,塑型成为产品的部件,表面处理工艺指的是在成型工艺的基础上,对产品部件进一步加工,使其性能或者装饰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就是说,成型工艺赋予了产品身体,表面处理工艺赋予了产品脸面。

    除了CMF三大要素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要素P(Pattern图纹),所以当前CMF设计领域中,已经更多的在强调CMFP了,而不只是CMF。

    三、结构设计

    ID锁定之后,就进入了结构设计阶段。

    产品的结构设计:是指结构工程师根据产品功能来进行内部结构的设计工作。

    结构设计的过程:包括了根据外观模型来进行零件的分件、确定各个部件的固定方法、设计产品使用和运动功能的实现方式、确定产品各部分使用材料和表面处理工艺等;另外,结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外形、成本、性能、可制造性、可装配性、维修、运输等多个方面。

    结构设计主要就是结构工程师的工作了,产品经理参与得少,但也需要了解结构工程的相关基础知识;在后续的文章中,会有简单介绍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的知识点。

    四、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指的是电子电路部分的设计,整个设计过程包括设计需求分析、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工艺文件处理等几个阶段。

    硬件工程师在接收到产品经理输出的PRD文件之后,会对其中硬件部分的需求进行分析,形成硬件设计方案,来决定如何选用电路核心元器件以及设计典型电路。

    原理图设计是电路设计的核心,包括了元器件选型和绘制原理图两个阶段。

    所谓元器件指的就是芯片、电阻、电容、二极管、晶振、电源模块、传感器、存储器等这些。元器件的选择是否优质(保证性能)、合理(保证成本),将直接影响整个硬件电路乃至最终产品的性能表现;确定好选型之后,就可以开始绘制原理图了,硬件工程师一般都使用EDA软件作为工具来绘制电路原理图。

    原理图输出之后,下一步就进入PCB工程师的PCB设计环节(也叫PCB Layout)——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即印制电路板的意思。

    PCB由绝缘底板、连接导线和装配焊接电子元件的焊盘组成,具有导电线路和绝缘地板的双重作用,本质上也就是为了实现各元器件的电气互联。

    PCB按照电路层数分类可划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单面板的元件集中在一面,导线集中在另一面,因导线集中在一面所以叫做单面板;双面板顾名思义,就是两面都有布线,两面之间的线路通过“导孔”来作为桥梁连接;双面板解决了单面板布线交错的难点,适用于更复杂的电路上;常见的多层板一般为4层板或者6层板,复杂的甚至可以达到几十层。

    PCB设计以硬件工程师输出的原理图作为设计依据,来实现硬件电路的功能:

    首先要制作物理边框,这是PCB设计的基本平台;接着引入原理图中涉及到的元器件和网络,进行元器件布局(放置顺序、位置、方向)、电路板布线(位置、宽度、长度、角度)。

    可以这么打个比方:原理图好比建筑图纸,PCB设计好比按图施工,PCB设计相对来说是简单一些的工作内容。

    PCB设计完成后,便可发出PCB制造厂打样,PCB打样的数量没有限制,一般在硬件设计未完全确定和完成测试之前都可称之为打样。

    打样回来之后,就可以安排制作PCBA了,PCBA即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的缩写(在欧美的标准写法是PCB’A,多了个点),指的是PCB空板经过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也叫贴片),或者DIP(Dual in-line Package,双列直插封装技术)插件的整个制作过程。

    SMT简单地讲,就是通过贴片机把一些微小型的元器件贴装到PCB上,而DIP插件则是在PCB上插入大一些的无法使用SMT的元器件。

    PCBA制作完成回来后,硬件工程师就可以开始进行硬件自测,如果有问题就改,重复一遍原理图、PCB layout、PCB打样、PCBA制作的过程,当然从哪个环节重新开始得看看更改的内容是什么。

    五、固件开发

    与硬件设计相伴的,是固件开发。

    固件也叫Firmware,之所以叫做固件,可以理解为是“固化的软件”,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

    以前的固件一旦烧录入芯片中,后续就再也无法更改,一方面是技术原因,一方面也是因为没有必要对固件进行升级操作,即便固件出现了严重bug也只能将写好程序的芯片拆卸下来更换。

    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修改固件以适应不断更新的硬件环境已经成为标配需求,可重复刷写的芯片也出现了,所以当前的固件大都是可以OTA(Over the Air)升级的,目前固件和软件的区分和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固件已经不固。

    固件担负着一个硬件系统最基础、最底层的工作,可以理解为硬件的操作系统;固件好比是硬件设备的灵魂,没有固件的PCBA,就像一块砖头啥也干不了;固件也有大小之分——大的可达几百兆,小的甚至只有几K,甚至不足1k。

    六、手板制作

    在结构设计完成之后,需要制作手板(Prototype)来验证产品可行性。

    刚设计完的产品离最终可量产状态,还差得很远,所以需要做手板来进行验证,确保没问题之后才能进入模具设计阶段——因为模具的投入金额一般都很大,需要确保设计图纸都是没问题的才能投入。

    “手板”一词属于行业俗语(也有叫首板),即产品在定型之前少量制造的验证样件,专业术语也叫做样件、验证件、样板、等比例模型等等;硬件产品壳料都需要模具来生产,手板就是在投模之前,根据产品外观图纸、结构图纸先做出的若干个样件,来验证外观情况和结构合理性。

    按照打手板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外观手板、结构手板和功能手板三种。

    外观手板:主要用来验证产品的外观设计,对外观要求很高,视觉上和量产产品比较接近,但内部结构无处理,有时甚至是实心的。结构手板:主要用于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对产品尺寸、内部结构要求高,对外观要求较低。功能手板:要求最高,需要做到和最终产品一样的外观、结构和功能。

    当结构设计和硬件设计都完成之后,就可以安排制作功能手板了。

    七、硬件测试

    硬件测试就是测试工程师,站在用户的角度,对产品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兼容性、稳定性等方面对产品的硬件(主板)进行严格的测,硬件测试是产品从研发走向生产的关键把关环节。

    功能测试:就是测试产品设计的功能有没有得到实现。性能测试:则是测试已经实现的功能性能表现如何。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功能测试就是0和1,而性能测试则是1之后能走到多远。可靠性测试:就是给产品加上各种外部不利条件,看看产品表现能否稳定,是否足够“靠谱”。比如:把温度整高点或者整低点(模拟热带寒带环境)、加点盐雾环境(模拟海运场景)、给你震一震颠簸下(模拟物流环境)、再往地上摔一摔(模拟不小心产品掉地上了),看看产品被蹂躏一番之后,表现是否依旧坚挺。

    以上大概介绍了ID设计、CMF设计、结构设计、硬件设计、固件开发、手板制作、硬件测试等几个关键环节。

    如果你的产品是智能硬件产品的话,那么大概率还有APP开发、云平台开发的环节。

    有了app就可以通过手机等控制终端对设备进行操控;有了云平台,硬件产品就能够在广域网(例如4G网络,控制终端和设备不在同一个局域网下)的前提下也可以对设备进行操控。

    至于APP和云,那是软件产品经理要操心的事情了,这里对于软件产品不做过多介绍。

    当然这些环节并不是串行的,像ID设计和硬件设计可以并行走,但大体的逻辑顺序是按照上面的描述进行。

    对于所有这些环节,作为硬件产品经理,虽然不需要做到很精通,但至少对于各个环节都需要有所了解。

    那么了解到什么深度才算足够呢?

    可以这样来简单判断,当项目进行过程中碰到了相关问题,与ID、CMF、结构、硬件、固件、测试等相关同事沟通时,确保你能听懂他的话,就可以了。

    以上几个关键步骤走完之后,你手上就有了一台可以正常工作的功能样机。

    这时候立项之初虚无缥缈的PPT,终于落地成为眼前的一台功能样机,这就是概念产品化的过程;

    在概念产品化的阶段:一方面要正确评估关键功能的技术难度;一方面需要集中资源,确保实现关键功能。

    本文由@Ericlee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O协议

    一、解电脑硬件组成和简单的硬件问题解决办法!

    1.一般来说cpu,内存不用安装驱动,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amdcpu的凉又静技术的实现需要操作系统与主版之间的配合,所以要想实现这一功能,必须安装amd的cpu的驱动。更换主板必须安装驱动,而且是应该首先安装,因为其他硬件都是安装在主板上的,只有主板工作稳定,正常,高效;其他硬件才能正常,稳定,高效工作。cpu主频主板能自动侦测。一般不用手动更改,除非你的电脑很老。超频也只是超外频或改倍频,并且现在的cpu大多动锁了倍频。
    2.bios在主板上,更换主板就是更换bios.不过,如果是更换其他硬件的话,就建议在更换后重新载入主板默认设置,即刷新coms信息。
    3.更换硬件之前必须在设备管理器中卸载设备驱动,以防发生因老驱动与新硬件不兼容而发生问题。
    4.更换内存要牵扯很多知识。比如主板的最大内存限制,你的主板最大内存限制应该大于1G,否则你的主板就可以当作珍藏品了。还有是否支持双面内存,内存型号,sdram,rdram,ddr,ddr2;速度pc1000,pc800……;是否支持双通道,如果是双通道的话最好不要插在一个bank上。
    5。更换硬件要注意更换之后电源功率是否能符合新硬件的要求。
    6。因为大部分硬件都是即插即用设备,系统中自带一部分驱动。

    转载:
    《驱动有关知识》
    驱动程序即添加到操作系统中的一小块代码,其中包含有关硬件设备的信息。有了此信息,计算机就可以与设备进行通信。驱动程序是硬件厂商根据操作系统编写的配置文件,可以说没有驱动程序,计算机中的硬件就无法工作。操作系统不同,硬件的驱动程序也不同,各个硬件厂商为了保证硬件的兼容性及增强硬件的功能会不断地升级驱动程序。如:Nvidia 显卡芯片公司平均每个月会升级显卡驱动程序2-3次。驱动程序是硬件的一部分,当你安装新硬件时,驱动程序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凡是安装一个原本不属于你电脑中的硬件设备时,系统就会要求你安装驱动程序,将新的硬件与电脑系统连接起来。驱动程序扮演沟通的角色,把硬件的功能告诉电脑系统,并且也将系统的指令传达给硬件,让它开始工作。

    当你在安装新硬件时总会被要求放入“这种硬件的驱动程序”,很多人这时就开始头痛。不是找不到驱动程序的盘片,就是找不到文件的位置,或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驱动程序。比如安装打印机这类的硬件外设,并不是把连接线接上就算完成,如果你这时候开始使用,系统会告诉你,找不到驱动程序。怎么办呢?参照说明书也未必就能顺利安装。其实在安装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惯例与通则可寻的,这些都可以帮你做到无障碍安装。

    在Windows系统中,需要安装主板、光驱、显卡、声卡等一套完整的驱动程序。如果你需要外接别的硬件设备,则还要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如:外接游戏硬件要安装手柄、方向盘、摇杆、跳舞毯等的驱动程序,外接打印机要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上网或接入局域网要安装网卡、Moden甚至ISDN、ADSL的驱动程序。说了这么多的驱动程序,你是否有一点头痛了。下面就介绍Windows系统中各种的不同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希望能让你拨云见日。

    在Windows 9x下,驱动程序按照其提供的硬件支持可以分为:声卡驱动程序、显卡驱动程序、鼠标驱动程序、主板驱动程序、网络设备驱动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扫描仪驱动程序等等。为什么没有CPU、内存驱动程序呢?因为CPU和内存无需驱动程序便可使用,不仅如此,绝大多数键盘、鼠标、硬盘、软驱、显示器和主板上的标准设备都可以用Windows自带的标准驱动程序来驱动,当然其它特定功能除外。如果你需要在Windows系统中的DOS模式下使用光驱,那么还需要在DOS模式下安装光驱驱动程序。多数显卡、声卡、网卡等内置扩展卡和打印机、扫描仪、外置Modem等外设都需要安装与设备型号相符的驱动程序,否则无法发挥其部分或全部功能。驱动程序一般可通过三种途径得到,一是购买的硬件附带有驱动程序;二是Windows系统自带有大量驱动程序;三是从Internet下载驱动程序。最后一种途径往往能够得到最新的驱动程序。

    供Windows 9x使用的驱动程序包通常由一些.vxd(或.386)、.drv、.sys、.dll或.exe等文件组成,在安装过程中,大部分文件都会被拷贝到“Windows\ System”目录下。

    Windows怎样知道安装的是什么设备,以及要拷贝哪些文件呢?答案在于.inf文件。.inf是从Windows 95时代开始引入的一种描述设备安装信息的文件,它用特定语法的文字来说明要安装的设备类型、生产厂商、型号、要拷贝的文件、拷贝到的目标路径,以及要添加到注册表中的信息。通过读取和解释这些文字,Windows便知道应该如何安装驱动程序。目前几乎所有硬件厂商提供的用于Windows 9x下的驱动程序都带有安装信息文件。事实上,.inf文件不仅可用于安装驱动程序,还能用来安装与硬件并没有什么关系的软件,例如Windows 98支持“Windows更新”功能,更新时下载的系统部件就是利用.inf文件来说明如何安装该部件的。

    在安装驱动程序时,Windows一般要把.inf文件拷贝一份到“Win-dows\Inf”或“Windows\Inf\Other”目录下,以备将来使用。Inf目录下除了有.inf文件外,还有两个特殊文件Drvdata.bin和Drvidx.bin,以及一些.pnf文件,它们都是Windows为了加快处理速度而自动生成的二进制文件。Drvdata.bin和Drvidx.bin记录了.inf文件描述的所有硬件设备,也许朋友们会有印象:当我们在安装某些设备时,经常会看到一个“创建驱动程序信息库”的窗口,此时Windows便正在生成这两个二进制文件。

    Windows 9x专门提供有“添加新硬件向导”(以下简称硬件向导)来帮助使用者安装硬件驱动程序,使用者的工作就是在必要时告诉硬件向导在哪儿可以找到与硬件型号相匹配的.inf文件,剩下的绝大部分安装工作都将由硬件安装向导自己完成。

    给硬件设备安装驱动程序对Windows 9x用户来说并不是一件陌生事,在安装或重装Windows时需要安装驱动程序,在购买了某些新硬件之后也需要安装驱动程序。如果驱动程序安装不正确,系统中某些硬件就可能无法正常使用。虽然Windows 9x支持即插即用,能够为用户减轻不少工作,但由于PC机的设备有非常多的品牌和型号,加上各种新产品不断问世,Windows不可能自动识别出所有设备,因此在安装很多设备时都需要人工干预。考虑到不少初用Windows 9x的朋友对安装硬件驱动程序的方法不太熟悉,因而碰到了很多困难,走了不少弯路,本文就来介绍一下在Windows 9x下安装硬件驱动程序的各种方法,以及一些特殊的知识和技巧。现在我来介绍一下如何安装即插即用设备的驱动程序。

    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提高安装工作的效率和成功率,我们在安装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这些步骤也适用于其它即插即用设备。

    1.拿到一种新硬件时,首先应查看包装盒,了解产品型号、盒内部件、产品对系统的最低要求等信息。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兼容板卡生产商为了节省成本,往往用同一种包装盒来包装不同种类的产品,这种包装盒上通常只贴有标识盒内设备型号的小标签。

    2.打开包装盒后,取出硬件产品、说明书和驱动盘(可能是软盘或光盘),仔细阅读说明书或驱动盘上的Readme文件,因为说明书上一般写有安装硬件和驱动程序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安装注意事项。除了阅读说明书外,还应记录硬件产品上印刷的各种信息以及板卡产品使用的主要芯片的型号。在包装盒、说明书和驱动盘均已丢失的情况下,这些信息就是确定产品型号及生产厂商的重要依据,只有知道产品型号后,才能在Internet上查找合适的驱动程序。
    二、安装驱动程序

    完成前面的准备工作之后,就可以启动Windows来安装驱动程序了。通常情况下,Windows能够自动检测到PCI卡、AGP显卡、即插即用ISA卡、USB设备,以及多数打印机和扫描仪等外设,并提示用户插入安装盘。

    1.Windows 98在启动过程中会自动检测即插即用设备,一旦发现了新设备,如果Inf目录下已有该设备的.inf文件,Windows将自动安装驱动程序;如果这是一个新设备,Inf目录下没有相应的.inf文件,那么Windows就会启动硬件向导。我们按“下一步”,让安装向导自己搜索设备驱动程序,再按“下一步”。

    2.在图4中只选中“指定位置”,插入驱动光盘,并按“浏览”,根据说明书的介绍,选择简体中文版驱动程序所在的目录“F:\Audio\ pchinese\win9-xdrv”,确定之后按“下一步”。 需要注意的是:Windows 95的硬件安装向导没有自动搜索功能,我们必须选择从磁盘安装,并指定驱动程序所在的位置。驱动程序所在目录通常是驱动盘上的“Win95”、“Win-9x”、“Win98”或“Win95&98”目录。

    3.硬件安装向导会在指定目录下查找与设备相符的.inf文件,此例中,硬件向导将在指定目录下找到Sbp-ci9x.inf,然后向用户报告发现了“Creative Sound Blaster PCI128”的驱动程序,继续按“下一步”。

    4.硬件安装向导显示Windows准备安装的驱动程序的信息,按“下一步”后,硬件安装向导便会根据Sbpci9x.inf的内容把指定的文件拷贝到相应的目录下,并在注册表中写入必要的参数信息,安装成功之后显示出图8的确定对话框。

    前面介绍了安装驱动程序的两种常用方法,实际上在Windows 9x中还有其它多种方法和途径均能安装驱动程序。比如利用驱动盘中的Setup程序来安装,一些硬件产品的驱动盘中除了有驱动程序外,还有专门的Setup程序,它们将安装驱动的步骤进行了简化,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如果驱动程序包中有Setup程序,笔者建议初学者尽量使用它来安装驱动程序。

    下面是安装硬件驱动程序过程中容易碰到的一些棘手问题及解决办法。

    1.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选择了与设备型号相符的驱动程序之后,硬件向导却报告该驱动程序不是专门为该设备所设计的,建议不要安装此驱动程序。如果强制安装,设备便不能正常工作。这可能是因为该设备与其它设备之间存在着资源冲突或兼容性问题。

    如果设备是PCI或ISA卡,可首先试试更换PCI或ISA插槽,不行的话可修改CMOS设置,将主板上不使用的标准设备(例如串并口或USB端口)全部关闭,并修改PCI插槽的中断方式或中断号,或者将中断保留给老ISA设备。如果设备使用串口或USB端口,那么可试试更换一个端口,另外可考虑在设备管理器中调整最有可能发生冲突的设备的资源配置。

    2.内置Modem卡是较难安装的一种设备,它需要一个COM端口,通常是COM2(IRQ=3、I/O=2F8)或COM4(IRQ=3、I/O=2E8)。如果系统中既有内置Modem,也有老ISA网卡,那么首先必须在CMOS中将COM2屏蔽掉,然后将ISA网卡的中断调整为其它值(例如5或7等,使用7时还必须在CMOS中将并口屏蔽掉),确保让内置Modem使用中断3。内置Modem驱动程序安装完毕后,首先应在调制解调器属性中进行诊断,如果报告无法打开端口,则说明COM端口没有配置正确。我们可以在设备管理器中调出供内置Modem使用的COM端口的属性,将其资源更换为另外一种基本设置,如此反复尝试,直至找到一种能够通过诊断的基本设置为止。

    3.在极少数情况下,我们希望能彻底重装某个设备的驱动程序,但是从设备管理器中删除该设备后,Windows却在重启过程中自动安装原来的驱动程序。为了改变Windows的这种缺省行为,我们必须将Inf目录或Inf\Other目录下该设备的.inf文件及Drvdata.bin和Drvidx.bin也删掉,这样Windows重启后便会运行硬件向导来搜索驱动程序,而不是自动安装原来的驱动程序。

    4.重装某些设备的驱动程序时可能需要从驱动盘或Windows安装盘上拷贝文件。如果手中没有这些盘,就无法继续下去,此时我们可以尝试让硬件向导直接到“Windows”或“Windows\System”目录下去查找,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找到所需文件,并安装成功。

    5.不少朋友知道在资源管理器中对着.inf文件按鼠标右键后,关联菜单中有一个“安装”的命令。选择该命令来安装硬件驱动程序,却无法成功,这是因为该命令的主要用途不是安装硬件驱动程序,而是安装软件,例如安装Windows 98光盘上的Power-Toy程序或通过Windows更新功能下载的系统部件等等。
    1,CPU,内存都不用安驱动,那都是BIOS自动检测的。在你安了系统后都是系统管理的驱动。不用你安。
    2,BIOS信息,是写在主板COMS上的,所以你换了主机也自动换了BIOS信息
    3,硬件都是你安了系统后,他自检的,现在的XP一般都不需要安驱动的,很全,都是自己代的。要不他也要不了那么大的空间。要是有需要驱动的他都会提示你安装驱动。
    4,你的两条存加起来就行了256+512=768M
    没别的就是你如果换了象主板,硬盘那样的硬件,重装一遍系统就行了。显卡,网卡安驱动,CPU,内存不用了。
    ----------------------------CPU的倍频,全称是倍频系数。CPU的核心工作频率与外频之间存在着一个比值关系,这个比值就是倍频系数,简称倍频。理论上倍频是从1.5一直到无限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倍频是以0.5为一个间隔单位。外频与倍频相乘就是主频,所以其中任何一项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频上升。

    原先并没有倍频概念,CPU的主频和系统总线的速度是一样的,但CPU的速度越来越快,倍频技术也就应允而生。它可使系统总线工作在相对较低的频率上,而CPU速度可以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那么CPU主频的计算方式变为:主频 = 外频 x 倍频。也就是倍频是指CPU和系统总线之间相差的倍数,当外频不变时,提高倍频,CPU主频也就越高。

    二、流程提供,从0到1搭建产品具体怎么做?

    主要有如下步骤:

    1. 产品市场调研与分析:市场分析,寻找切入点。决定什么行业?为什么用户解决什么问题?核心优势是什么?

    2.产品的规划定义与产品设计:产品设计、业务流程设计、功能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等。

    3.研发测试:产品开发功能实现和质量保证。

    4.产品发布:发布前准备和正式发布。

    5.产品运营:产品上线后正常运行管理和营销推广。

    6.数据分析与产品迭代:分析业务和行为数据,衡量效果、指导产品改进。此步骤结论,又成为下一个迭代第一步的依据。

    其中主要对于产品的调研、产品规划、页面的交互视觉设计特别重要,更需要选择专业领域的公司进行系统化打造,比如寻求一些擅长数字化产品设计的体验公司。据我了解在这个方面做的好的公司挺多,比如Forg、唐硕、ARK、简立方、Eico、Smart design等等,根据预算和地理位置选择咨询就行。

    三、如何实现产品从0到1冷启动

    互联网的产品在冷启动时,大致可以分为4大类:单点冷启动,单边冷启动,双边冷启动,多边冷启动

    单点冷启动:单点启动型产品通常是「工具类」产品,如美图秀秀、搜索引擎、杀毒软件等等。他们的特点是一个人,一个客户也能用起来。

    单边冷启动:单边启动型产品典型例子就是社交类产品:如微信、QQ,当然也包括上面讲的联机类游戏产品。

    双边冷启动:双边启动型产品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撮合型产品,如打车、外卖、直播、电商平台等等。撮合型的产品,在冷启动时最重要的两点是既要同时搞定需求双方,让他们同时起步驱动,又要强调平台上商家与用户的密度。

    多边冷启动:多边启动型产品其实也属于撮合型产品,但他撮合的是“更多边”用户。这种类型的产品除了需要供需双方,还需要第三方甚至第四方的参与,才能同时启动。任何一方达不到足够的参与度,均无法形成有效稳定的发展,参与用户均会流失。

    关于mdf文件用什么打开的问题,通过《流程提供,从0到1搭建产品具体怎么做?》、《如何实现产品从0到1冷启动》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mdf文件用什么打开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爱资源吧版权声明:以上文中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mdf文件用什么打开
    小米应用商店:2022年3月检测违规872款App,下架处理84款 你的CAD为什么安装不上?进来看看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