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系统综合问题13代酷睿的这个小“挂件”,或将变革PC的AI生态

13代酷睿的这个小“挂件”,或将变革PC的AI生态

时间2023-03-02 10:59:08发布分享专员分类系统综合问题浏览292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module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13代酷睿的这个小“挂件”,或将变革PC的AI生态和13代酷睿处理器要出来了!准备首批入手的朋友们准备选那块主板?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13代酷睿的这个小“挂件”,或将变革PC的AI生态
  • 13代酷睿处理器要出来了!准备首批入手的朋友们准备选那块主板?
  • 英特尔怎么了
  • 「小白也能看懂」被神化的M1苹果本和Win本比孰优孰劣?
  • 一、13代酷睿的这个小“挂件”,或将变革PC的AI生态

    众所周知,今年的12代酷睿处理器家族依靠大改的架构,以及显著提升的性能与能效比,帮助英特尔在市场中“挣”回了不少的脸面与份额。与此同时,由于12代酷睿与6000系锐龙显著的产品力提升,它们也让许多消费者重新开始关注PC处理器的更新换代信息,并筹划起了自己的“换机计划”。

    当然,我们三易生活在这些人当中。然而就在最近,当我们正满怀希望地查找有关下一代酷睿处理器的官方预告信息时,一行不太起眼的内容却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并引发了一些别样的思考。

    正如大家所见,这是一张大概率来自英特尔官方,针对13代酷睿的技术特性预告。在相关媒体的报道中,多半都将重点集中到了诸如“采用Intel 7制程”、“最大24核心32线程”、“最大两位数的性能提升”、“更强的超频功能”、“与12代酷睿的插座兼容”等,更容易理解、也早已被外界所熟知的项目上。

    然而在我们三易生活的眼中,真正值得关注的却是这张PPT里一个很少提及的项目——“AI M2 Module”。

    什么是“AI M2 Module”?直译就是“AI M2模组”,也就是一种通过M2接口插在主板上、可以提供额外AI加速能力的“小型AI计算卡”。

    请注意,这类产品本身并非什么新奇玩意,只要接触过AI开发的朋友就会知道,英特尔近年来其实一直都有推出类似的低功耗AI加速计算设备。这些设备基于英特尔自研的低功耗AI芯片,接口既有M2规格的、也有PCIE的,甚至还有直接采用U盘造型的,只需往电脑上一插就能起到“AI加速”的作用。

    但问题就在于,这样的设备过去通常都只是供开发者使用、用来在传统PC上“模拟”一些特定设备环境。比如要开发一个供自动驾驶汽车使用的视觉识别代码,就可以使用英特尔的“AI计算棒”,去模拟车载电脑的AI加速单元,由于两者的架构相似、能够运行相同的代码,所以这种小型AI加速单元对于部分开发者来说,是很实用、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当类似的设备出现在针对普通消费者的、下一代处理器平台预告信息中时,却未必是件好事。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讲?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以时下主流的智能手机平台为例。

    众所周知,现在的智能手机SoC普遍都集成了AI加速能力,而手机上的主流应用也开始越来越多地适配这些SoC的本地AI计算功能。比如某些翻译软件、部分输入法,第三方拍照或修图APP等,现在都可以被手机上的AI单元“加速”,从而带来更高的执行效率,或是更好的隐私保护能力(指本地AI执行,无需联网)。

    那么PC平台的情况又如何呢?追溯历史不难发现,其实PC平台很早就具备了“AI加速”相关功能。比如说2019年发布的10代酷睿-X系列、10代酷睿移动版,2020年发布的11代酷睿移动版、2021年发布的11代酷睿桌面版处理器,以及2022年的整个12代酷睿家族,都带有为加速AI代码(16位半精度计算)而设计的“DL Boost”指令集。

    更不要说在GPU领域,早在2017年NVIDIA方面就已经推出了内置AI加速单元(Tensor Core)的Titan V显卡。而到了后来的RTX20、RTX30系里,Tensor Core和AI加速计算能力更是已经成为了“标配”特性。

    不仅如此,在操作系统中,早在2018年,微软就已推出了能在Windows系统上执行AI代码、机器学习程序的Windows ML平台。而Windows ML的特性后来其实也早已被深入集成到了Windows 10、Windows 11中。

    这就意味着,只要最近这几年使用的是Intel的处理器、NVIDIA的显卡、微软的操作系统,那么理论上来说,电脑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完全具备了高效执行AI程序、能够在底层进行“AI加速”的软硬件能力。

    然而在这个基础上,大家最近这几年又真的在电脑上用过什么基于“AI加速”的程序吗?

    没错,虽然硬件、甚至操作系统早已做好了准备,但迄今为止,PC端的“AI应用”客观上来说依然十分缺乏。甚至可以说导致一众先进处理器、先进操作系统的特性,在被严重浪费。

    Photoshop是极少数积极拥抱PC AI计算架构的常用软件之一

    当然,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源自PC平台的硬件碎片化。毕竟电脑不像智能手机更新换代那么迅速,许多不支持“AI加速”的硬件(比如8代、9代的酷睿处理器、比如10系、16系的N卡,比如AMD的CPU和显卡)至今依然被大量使用,这确实使得开发者无法完全放开手脚,去为PC适配太多的“AI功能”。

    站在硬件厂商的角度来说,这显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或许正因如此,我们才会看到英特尔“官方预告”将为13代酷睿平台引入独立的M2 AI加速模块。相比于CPU、GPU内置的“AI加速”能力,独立AI模块不仅仅是计算效率有望更高(毕竟其是专为AI加速设计的特殊硬件),更重要的是还会传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

    那就是,“现在PC上有独立AI处理器了,开发者们是时候为其适配更多的AI应用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一、13代酷睿处理器要出来了!准备首批入手的朋友们准备选那块主板?

    我有工作需要,对性能要求较高,必然是要上i9处理器的,主板已经预定了华硕家的ROG MAXIMUS Z790 EXTREME主板了。顶级处理器就得配最强主板,这24+1供电模组堪称无敌,彻底告别供电不足。内存最大支持128G,据说搭配华硕的AEMP 2.0最高能超频到DDR5 7800MHz+,对视频渲染方面加成太大了!主板还搭载了AI智能超频,搭配附赠的ROG True Voltician电压监测卡和AI智能散热2.0,超频体验极佳。再来个华硕家的4090显卡,组建个ROG全家桶,堪称无敌。想知道更多可以加速去知道了解下。

    二、英特尔怎么了


    最近,英特尔很闹心。

    先是,苹果在20年WWDC上宣布与合作了15年的好朋友分手,转投基于ARM架构的自研芯片。

    接着,7月以来,英伟达股价一路高涨,取代英特尔,首次成为了美国市值最高的芯片制造商,最近更是传出英伟达要收购ARM的消息。

    英伟达风头正盛,CEO黄仁勋乐不可支,早在2008年的一次采访中,他就“大放厥词”:“英特尔是最受欢迎的出气筒。”调侃也好,自信也罢,当时说这话,不免让人感到德不配位,时移世易,如今老黄有了骄傲的底气。

    相比之下,英特尔则显得面上无光。7月25日,英特尔7nm芯片工艺进度延期这一消息直接推动其股价跳水,当日开盘,瞬间暴跌超15%,创近四个月以来新低。

    显然,留给英特尔的时间不多了。随着PC时代浪潮的褪去,它的独角戏或许已经唱到头了。高通、联发科、台积电等新角儿粉墨登场,将过气的老演员挤到了边缘,以英特尔、IBM,甲骨文等为代表的一众老IT在移动时代集体失声,徒留遗憾。

    盖茨曾直言,在移动手机市场留下真空是他“在微软犯下的最大错误,而且是完全可以规避的技术性错误。”

    而其多年盟友英特尔也有同样苦恼,导致其在移动领域犹豫不决,杀了好几个来回,却始终斩获羞涩。从手机到平板电脑,再到基带建设,能做和该做的都做过了,英特尔却始终保不住市场地位。


    就好像是个溺水的人,越挣扎,下沉越快。



    新世界的点亮发生在1971年6月的一个黄昏。

    芯片设计师范金点亮桌上那块小小的圆晶,一如整个太空的电聚集于避雷针的尖端,从此开启了信息时代的序幕。

    这块编号为4004的芯片,是英特尔公司制作的第一块微处理器,它的诞生标志着计算机革命的启动,一个庞大的PC帝国从这里起航。

    从最初的4004、8008到奔腾系列,再到酷睿双核处理器,英特尔的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为IT世界注入新的活力,而这些伟大创新来自英特尔基于不断改变的原则,对摩尔定律的坚决恪守。

    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曾提出过这样一条口号:“改变是我们的终身热爱,对英特尔来说,这句话的重要性或许不亚于摩尔定律本身: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两年便会增加一倍。摩尔定律以技术革新为基础,这就决定了改变是英特尔生存和竞争的方式。

    但近年来,英特尔因为更新速度变慢,性能提升太小被戏称为“牙膏厂”,与摩尔定律的守护者这一形象越来越不相符。

    科技 粉普遍怀念的Core2到第二代Core i时期一去不复返,在这一阶段,英特尔CUP性能大幅度提升,网友亲切称之为“扣肉时代”。时值英特尔与AMD激战正酣,英特尔处理器凭借大幅度的性能提升,改变战局,再次取得了PC芯片领域的绝对统治权。

    本以为这会是一路高歌猛进的开始,没想到却是最后的黄金时代,二代Core智能处理器后,英特尔性能增长的脚步减慢了。

    从Sandy Bridge到Ivy Bridge,再到Haswell,英特尔性能提升只能用可怜的个位数百分比来形容,到五代Broadwell甚至出现了倒退现象,“扣肉”变成了“挤牙膏”。

    性能提升不足,芯片更新速度也越来越慢。 2015年上马的10nm工艺并没有如期实现,一直拖到2018年,原计划2019年实现量产也黄了,真可谓千呼万唤出不来,而与此同时台积电的5nm工艺芯片,已经开始大规模出货,今年更是准备启动4nm工艺制程。


    虽然由于各家标准不同,工艺数字更多是一种市场宣传,但后者强劲的更新速度和宣传力度无疑戳中了英特尔的痛点,令其难以争辩。

    在今年的CES大会上,英特尔现任CEO科再奇宣布,将在今年量产10nm芯片,他表示英特尔的“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摩尔定律是加速的核心。”在英特尔的制芯工艺5年没有升级的情况下,后半句话似乎不那么有说服力了。

    此外,市场的风向也改变了。从2011年开始,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连续7年下滑,直接威胁到了英特尔的核心业务。英特尔CPU销量大受影响,相比2011年,2018年的CPU销量减少了30%,但其营收并没有下降,这是因为英特尔提高了单个芯片的售价。

    销量不够,价格来凑,反映出传统业务滞张、新业务无着落的尴尬局面。

    英特尔面临的一系列窘境与其在移动化时代失利有直接关系。


    2019年7月,当英特尔宣布将5G基带业务卖给苹果后,十几年移动化尝试,付出的金钱和人力都化为了泡影。

    曾经呼风唤雨的老IT彻底陷入了话语权旁落的尴尬境地,当高通、三星、苹果的移动芯片大放异彩之时,迟迟上不了车的英特尔留下的是一个落寞的背影。



    事实上,英特尔的移动芯片之路很早就开始了。


    将时间拨回1997年,彼时英特尔从DEC公司收购了Strong ARM架构,该架构是由DEC公司基于ARM v4指令集研发而来,具有低功耗的特点。

    从那时起,英特尔就有意补足自身在低功耗处理器方面的短板。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在当时,Strong ARM比公版的ARM架构性能更强。

    2000年左右,英特尔推出了基于该架构的Stong ARM系列处理器,这是英特尔最早开发的移动嵌入式芯片。但英特尔的芯片设计师们显然不能满足使用现成架构产品,于是2002年,自研的XScale架构CPU取代了StongARM。

    相比于ARM处理器,XScale功耗更低,而且早在2004年左右就具备了对视频解码、3D渲染的硬件加速能力,而公版的ARM Cortex-A8架构直到六七年以后,才具备类似的浮点加速单元,XScale的性能之强在当时可见一斑。

    但遗憾的是,英特尔没能坚持在这条路上走到底。2006年,英特尔作价6亿美元,将包括XScale在内的 通信和应用处理器业务卖给了Marvell公司。

    而在此之前一年,乔布斯曾找到英特尔时任CEO欧德宁,希望英特尔能为初代iphone提供芯片,但被对方婉拒。从现在回看,这可能是英特尔史上代价最大的糟糕决定。但站在当时的环境看来,英特尔放弃移动芯片的选择却难以被诟病。

    2006年称得上是英特尔自1985年以来,最狼狈的一年,千年小老弟AMD凭借超高性价比,一跃而起,CPU市场占有率一度接近50%,几乎和英特尔打成平手,而三年前,英特尔还占据着80%以上的市场。

    AMD创始人桑德斯曾经是仙童公司的销售部主管,在诺伊斯和摩尔离开仙童,创办英特尔一年之后,桑德斯也离开了老东家,撸起袖子开始了自主创业。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英特尔和AMD一直相爱相杀,或许是一家独大的英特尔忌惮反垄断调查,又或许本是同根生,有着剪不断的宿命孽缘,总之,英特尔一直没有将这位小老弟赶尽杀绝。

    每当英特尔推出新产品,AMD总能迅速做出一个性能比肩,价格更低的优秀竞品。据说,英特尔的员工完成工作以后,遇上AMD员工,总会问一句:“你家啥时候出新品,你们出了我们才有活做。”AMD就这样为英特尔当了40多年的鲶鱼。

    变化发生在2003年,是年,AMD 发布 K8 的 Athlon 64处理器,首次在性能上领先英特尔。在高端处理器上,AMD又相继发布 Athlon 64 FX多款产品,因其强大的性能,备受消费者青睐。

    同一时间,英特尔却因为第三代 P4 设计失败,遭遇滑铁卢,CPU销量下降,直到2006年,市场占有率被AMD追平。

    而除了老对手AMD,ARM阵营也在不断扩大,正对着PC摩拳擦掌。英特尔的基本盘岌岌可危,于是,欧德宁做出了精兵简政的决定,砍掉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又不太赚钱的移动通信业务,集中资源,守护PC堡垒。

    同年7月,酷睿双核处理系统横空出世,英特尔再次将AMD甩在身后,夺回电脑CPU的王者宝座。

    虽然在与AMD的激战中大胜而归,但英特尔也因此错过了进入移动芯片市场的最佳时机。彼时, 初代iPhone发布,高通也推出了首款骁龙芯片Snapdragon S1,智能手机革命开始了,但这次英特尔却没能成为主角。

    骁龙芯片推出一年后,2008年3月,英特尔也推出了面向移动设备的Atom系列芯片,它迫切希望依靠这款性能相对较低,但功耗也低,还很廉价的芯片拓展移动手机市场,迎头赶上。不曾想却撞上了一个创意鬼才——华硕。

    不得不承认,英特尔的制造工艺确实强劲,针对移动设备的Atom芯片,在电脑上也跑得开。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华硕运用廉价的Atom芯片,开发出了一款只具备上网、看视频等笔记本基本功能,但相当便宜的产品——上网本。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大众消费水平降低,上网本就此风靡一时。

    有时候,想的跟真的确实完全不一样。 低利润的移动芯片挤占了高利润CPU的空间,英特尔开始产生了自我怀疑。

    “到底要不要做移动芯片?”这个问题,英特尔内部讨论了四年,Atom芯片也因此人为难产四年。等到2012年,英特尔终于下定决心做移动芯片,市场已经变天了。

    这一年,高通骁龙、联发科MTK、三星猎户座、德州仪器、英伟达等厂商群雄并起,看似各自为政,但都是以ARM架构为基础。环顾四周,只有英特尔显得格格不入,试图用X86架构进入移动市场。

    但Wintel联盟凭借垄断,榨取PC元件生产商利润的教训历历在目,各大移动生产商内心对英特尔是无比拒绝的,况且ARM架构已经成为了公认的标准,许多App都无法在封闭的X86架构上直接运行,英特尔此时却想制定新的规则,无疑是以颠覆者的姿态站在了行业生态的对立面,未免有些不合时宜。

    只有摩托罗拉和联想还愿意给英特尔一个面子。2013年,联想推出了搭载Atom处理器的K900,但在下一款K910就放弃了Atom,同年,摩托罗拉的Razr i也配备上了英特尔的处理器,不过摩托罗拉已经日迫西山,再掀不起波澜。

    联想和摩托罗拉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其余厂家继续沉默不愿合作,英特尔只得悻悻作罢。

    但在智能手机上的失利,并没有阻止英特尔进军移动市场的决心,欣欣向荣的平板电脑成为了英特尔的下一个发力点。


    不过这一赛道依旧是苹果、高通、三星们的地盘,不被待见的英特尔需要自己搭班子。与硅谷远隔千里的深圳华强北为此提供了舞台,一大批白牌厂商在此云集,财大气粗的英特尔凭借巨额补贴迅速和这些厂商建立合作。

    据美国贝尔斯登研究公司2014年的报告显示:当年,英特尔在每一部Atom平板上的补贴额高达51美元(超过300元人民币),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补贴额相当于Android平板电脑价格的1/4,几乎是在毛利率为零的水平上销售。但砸钱换市场的效果确实不错,配有英特尔处理器的平板电脑出货量达到了4600万台。

    虽然出货量成绩可喜,但一味烧钱并没有给英特尔带来附加的品牌效应,英特尔芯片的价格优势在取消补贴后荡然无存,直接导致Atom出货量大幅下滑。

    吃不到肉,喝不到汤的英特尔终于在2016年宣布停止开发atom系列处理器,从此退出移动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

    但移动市场规模如此庞大,能啃啃骨头也是香的。 经历了XScale和Atom处理器的两次落败,移动基带业务成为英特尔最后的倔强。

    时间来到2010年,彼时,Atom处理器推出了一年多,不放心的英特尔做了第二手准备,即以14亿美元收购英飞凌的无线业务。当时,英飞凌是苹果的基带芯片供应商,通过收购,英特尔不但招揽了苹果、三星的部分订单,还顺利搭上了2G/3G直通车,直奔4G而去。

    2013年,英特尔发布了首款4G基带产品XMM 7160,使用台积电40nm CMDS工艺制造,但高通早在一年前,就推出了基于28nm工艺的MDM9615芯片,并被iPhone5采用。当时,高通手握苹果、三星、小米等大订单,而英特尔的4G才刚刚起步。落后,但仍有机会。

    长期以来,高通利用自己在通讯方面的大量专利,在售卖芯片套餐的同时,要求各大厂商按照整机5%的价格向支付税费。对于走轻奢路线的苹果来说,每年都需要向高通支付几十亿美元的税款,在库克看来,这种税收模式及其不合理,他形容:“这就像买同一个沙发,售货员却根据每位顾客居住房屋的价格来决定沙发的价格。”

    苹果为避免对高通过度依赖,因此一直采取英特尔—高通双基带供应商的策略,但这种平衡在2017年被打破了,是年,苹果和高通的矛盾彻底爆发,双方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专利诉讼。库克转头向英特尔抛出了橄榄枝,后者一跃成为了苹果唯一的基带供应商。

    但遗憾的是,英特尔依旧没能把握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问题出在技术层面。基带芯片的研发需要2/3/4/5G的专利来支撑,以高通为例,其手上拥有13万项专利,几乎覆盖了整个通讯领域的一切标准,牢牢掌握着行业的话语权。

    反观英特尔,靠收购英飞凌插足通信领域,专利积累着实不多。这直接导致英特尔在5G研发上力不从心。等了几年,英特尔的5G基带依旧没有着落,苹果的5G手机进程却不能再耽搁了,无奈只得再度投向高通的怀抱。

    2019年4月,苹果和高通上演了世纪大和解,双方持续数年的专利官司终于划上了句号。而就在苹果和高通达成庭外和解后一个小时,英特尔立即宣布退出基带业务。

    三个人的电影只剩下两个人的剧情,英特尔只得黯然退场。将5G基带业务卖给苹果后,这条波折不断的移动化之路算是彻底走到头。

    芯片巨头在移动战场宣告完败。



    从变卖XScale处理器,拒绝苹果,到搁置Atom的开发,再到最后放弃基带业务,站在今天的角度,英特尔似乎在移动化的每一个关键点都踏错了步,但这未免有点事后诸葛亮,结合当时的环境,很难说英特尔不是在做出正确的选择。

    例如砍掉通信业务,将资源集中到pc芯片以对抗AMD的挑战,做出这一决定后,英特尔的财务表现极为出色,年度净利润超过100亿美元,一改此前因盲目扩张而导致的利润持续跌落的局面。

    英特尔做出了符合当下利益的正确选择,却得出了完全错误的结果。移动化领域频频失败,根本原因不在于产品,而是价值链环节分配的问题。


    以iOS、Android、ARM为例,其奉行的是长价值链模型。它们目的不只是卖产品,更多的是以服务为出发点,将产品作为实现服务的节点,它们真正的核心是积极容纳参与者,让自身成为生态搭建和维护者,从而实现群体利益最大化。

    反观英特尔,其奉行短价值链模型。卖出一批货就结束一笔订单,并固执的坚持什么都要自己做,力求将触手伸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它过分在意打压对手,以保持自己的垄断优势,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事实证明,封闭垄断的那一套在移动市场吃不开了。当iOS和Android,通过服务挣钱,高通、ARM通过专利挣钱时,还在坚持卖芯片的英特尔注定走不了太远。

    除此之外,盘子大、掉头难也是英特尔失利的重要原因。


    微软、IBM哪一个不曾是霸主?但在移动化时代,却都被甩在了身后。对于巨头们来说,一场坚决彻底的改革很痛也很难,因为比起智能手机,PC的利润实在太诱人了。

    欧德宁就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了自己当初拒绝乔布斯的理由:“在iPhone推出以前,没人知道它能做什么……当时苹果想要的,是一个连5美金都不到的芯片,这个价格远远低于我们的预期成本。在那时的我看来,这是无法弥补的大亏本生意。”


    对于像英特尔这样的巨轮来说,它已经完全掌握了一个行业的话语权,转变航向,扑向另一个陌生领域,不容易,也需要更大的勇气。

    关于业务转型,英特尔前任CEO安迪·格鲁夫,曾经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在两座烟雾弥漫的山头间,企业就像是必须同时攀登两座山巅的登山客。已经成功的企业,熟悉了一座山头,但却必须向另一座山头奔去,途中指标未明、新山巅若隐若现,多久能到、如何能到皆无人能知。此时登山队伍往往就在双峰间的山谷出现激烈争执,有人要留守安逸与熟悉的旧地,有人偏要冒险向前,结果队伍分崩离析,最终命丧死亡之谷”。

    没想到一语成谶,正昭示了英特尔在移动领域的宿命。

    在这场经年累月的移动化拉锯战中,英特尔元气大伤,但它却不能停下脚步, 错过了智能手机市场,不能再错过AI市场。这次,它必须改变航向。

    于是,对内,英特尔开始了一系列改革。2016年,英特尔公司裁掉1.2万名员工,再次走上了转型之路,科再奇说,要让英特尔成为一家数据公司。

    就目前来看,这轮转型的上半场是成功的,英特尔传统PC业务占比已经从原来的80%下降到现在的50%,下降的部分被数据中心业务所代替。

    对外,通过收购AI芯片初创公司Nervana 和Movidius,英特尔完成了基本的AI布局,但在一片蓝海的AI市场,未来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英特尔是否能抓住这次机会顺利上车?只能等待时间证明。


    三、「小白也能看懂」被神化的M1苹果本和Win本比孰优孰劣?

    距苹果MacBook采用自研的ARM架构M1处理器有一年多时间了,其间,苹果还推出了M1 Pro和M1 Max两颗新处理器用在MacBook Pro上。而M1每次发布都伴随着“一波猛吹”,很多报道甚至照抄苹果的广告话术,“领先X倍”“超越Y倍”,拿出来当既定实时猛吹,营造出了一种“M1苹果本逆天而行,打破了自然界和科学界规律”的宏伟格局,也让我这个二十年的媒体人瞠目结舌——还可以这样操作!?


    另外,这帮吹文都有个特点,就是只拿M1 MacBook对比英特尔处理器的老款MacBook,完全无视占据市场95%份额的x86处理器+Windows系统笔记本;而且,基本只对比视频剪辑这一个应用。按这逻辑,英特尔11代酷睿U的Gigapixel AI图像放大/智能细节重塑效率是竞争对手的十倍左右(实测数据),那英特尔就可以宣传自家的处理器十倍效率吊打竞争对手咯?这显然是偏颇且严重失真的。


    但偏偏这些简单粗暴、以点代面、偷梁换柱的宣传,让很多不懂行的消费者激动万分,跃跃欲试,欲入手MacBook体验这种它的神奇。而因为价高止步的消费者,大多也对这种“革命性的技术和产品”充满好奇。

    为了给消费者呈现M1处理器MacBook的真实表现,以及它和x86处理器Windows笔记本(下文简称x86本)的差异(含优势和劣势),我们找来了M1处理器新款MacBook Air(16GB内存,256GB SSD),来给大家做全面的解读。同时,我们还找来了价格相仿的x86机型华为MateBook X Pro,方便在某些方面进行对比。


    要特别说明两点:

    1.之所以等这么久才做这种文章,其实M1发布之初我就解释过:我们要等到M1生态尽可能成熟再进行解读和对比,这样更公平;


    2.为了让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小白读者看得懂(其实即便是电脑老鸟,大多数也没接触过MacBook生态),我们放弃了传统的“评测软件跑分”形式(两个生态对比也不容易实现),转而从“一个普通用户,一个非专业、仅日常应用的用户”角度切入去谈它们的差异。同时,本文采用了QA形式,效率更高!


    Q:M1处理器的MacBook真的是革命性的存在吗?

    A:并不算! M1、M1 Pro和M1 Max这三颗处理器,都是ARM架构的,也就是大家手机里用的处理器的架构。相对于个人电脑常用的x86处理器(也就是酷睿、锐龙等),ARM架构处理器最大的优势就是“功耗低”。另外通过深度的优化,可在某些应用方面具备更好的表现,比如说视频剪辑(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后文会提到)。


    而苹果的M1系列处理器,在ARM架构处理器中,的确算是性能很强的,可理解为“高性能版ARM处理器”。虽然它的功率较一般的手机ARM处理器要高不少,但相对于放在笔记本里的x86处理器,它的功耗还是更低。


    因此,M1处理器的MacBook(系列机型)其实也不神奇,更谈不上“革命性产品”。比如市面上也有采用高通ARM处理器的笔记本产品,本质上它们是一类产品。当然,还是前面说的,M1的应用性能的确很强,是ARM处理器中的翘楚。


    Q:相对x86本,M1 MacBook最直观的优势是什么?

    A:安静,功耗低,续航更长。 续航部分,你这样理解:就好像用ARM处理器的平板和x86笔记本对比,肯定是平板赢(电池相同情况下)。


    我们沿用同一标准测试续航(功率):满足室内光线环境的观影需求,全屏播放720P MKV格式电影《LUCY》。M1MacBook Air的环境设置是50%亮度+40%音量,播放器采用Elmedia Video Player(Mac OS系统自带的播放器放不了MKV格式,必须用第三方播放器),整机功率只有4W 4.5W,而同样分辨率的x86处理器+Win系统笔记本(下文中简称x86本),功率的确要高一截。下面有个详尽的对比表 。

    注意看这个表。由于 ARM架构处理器的基础功耗低,日常应用功耗也明显比x86处理器低,所以,在视频播放这种轻量级应用上优势很明显。 要特别提到的是: 在线视频播放,腾讯视频也好,B站视频也好,M1 MacBook Air具备质的功耗优势——其整机功耗相对于本地视频播放并无多大区别。但x86本的在线视频播放功率则高很多。你可以说苹果针对视频网站优化做得好(的确如此,B站电影用M1 MacBook播放甚至支持杜比音效),也可说x86体系针对视频网站的优化还不到位——但无论如何,这就是事实!


    也正因为在线视频播放这种常见应用的功率差异极大,所以M1 MacBook用户总是骄傲地说“我们根本不为续航发愁”——这是真的!目前x86本还无法在日常应用功率上和M1 MacBook匹敌!


    不过这里有个转折:x86本功率相对高,但并不等于续航就一定输给M1 MacBook——这和电池容量有关! 如今有超大电池容量的轻薄本(比如70Wh+),更有90Wh+容量的 游戏 本。在集显模式下,它们在本地视频播放时,其实和M1 MacBookAir有得一拼。


    Q:视频剪辑M1 MacBook无敌?有什么不足或问题?

    A: 牛大叔本人并不专精视频剪辑,但鉴于在此领域,M1 MacBook风头太盛,且被疯狂吹捧,所以我们有责任验证并告诉大家真相!为此,我们请教了很多“x86平台和Mac平台双修的视频编辑”,得到的答复如下:


    M1 MacBook配合Final Cut Pro,在一般性的视频剪辑时,的确非常流畅,导出效率较x86轻薄本(含MX独显轻薄本)也有很明显的优势,甚至GTX 1060显卡以下规格的独显本都不是对手。


    但,和采用RTX 3060及以上档次显卡的x86处理器平台相比,至少M1这颗处理器(不含M1 Pro和M1Max)还是有差距——这也是为什么一帮猛吹M1的人只用它比较老款的英特尔处理器MacBook的主要原因。


    说得再直观点就是:视频剪辑方面,采用高端独显的x86处理器平台(当然都指的移动平台)还是比M1平台厉害。然而目前有个特殊情况——由于数字货币挖矿潮,NVIDIA的独显价格被抬得奇高,所以暂时来说,M1的MacBook的确是视频剪辑领域的“性价比利器”!


    但大家也要明白,在商业视频领域,M1 MacBook其实并不能完成“全链条工作”,依然需要x86平台配合。举个例,After Effects的部分特效插件,M1 MacBook版没有,所以还得靠x86平台——后者可实现的“上限”和“功能”更高、更全面!另外,真正要进行8K超清视频剪辑时,M1也是不够看的。


    就好像Pr不是绝对稳定一样,M1 MacBook上的Final Cut Pro也有不稳定的情况。很多有个人用户和商业机构都抱怨Final Cut Pro总是崩溃。


    实际上,别说是Final Cut Pro容易崩,Mac OS的Beta版也比较容易崩掉。B站上就有UP主表示M1果本的“出状况几率太高了”。


    还有就是,视频制作中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工作,M1 MacBook也不是在所有项目上都能碾压x86轻薄本。比如视频转码。还是我们熟悉的4K《烤鸭》转码到FHD@24fps,都采用Media Encoder 2022,M1 MacBook仅小胜i7 1165G7的集显成绩,但输给了11代酷睿U+MX450的组合(这一组合机型也就5000元左右,对比用的M1 MacBook Air现价要8599元,还只有256GB SSD)。


    Q:听说MacBook有“两个无敌”——触控板操控体验无敌,扬声器音量无敌,真的吗?

    A:早就不是这样了!十年前或许能这样说,但如今体验好的x86本比比皆是。

    苹果的MacBook很早就引入了顶级的毛玻璃材质触控板,当时,的确是笔记本中无敌的存在。但这十年,越来越多的x86本开始采用毛玻璃触控板,如今甚至5000元级机型就有(比如ThinkPad X13),操控体验同样舒适优雅。


    更深入的说,MacBook所谓“触控板体验无敌”,其实主要是大量应用针对触控板操作进行了优化,甚至很多专业软件也可通过触控板进行操控——这一点上,的确比x86本要强,但同时也需要一定时间学习。


    但是,x86本的触控板如今也早就支持各种多指手势,而且还有不少优于MacBook触控板的日常操控体验,比如说:两指轻触,调出右键菜单速度更快;又比如说,拖拽窗口更轻盈更优雅(在窗口上边栏上,单指两次轻触触控板,第二次不抬手就能拖拽窗口了;而M1 MacBook虽也能单指拖拽窗口,但需要用点力按压触控板,不抬手拖拽)。


    另外,部分做得好的x86本,其触控板功能在日常操作层面已经超越MacBook了, 最好的例子就是MateBook X Pro,沿触控板左、右侧边缘上下滑动可调节音量和屏幕亮度,沿触控板上边缘左右滑动可快速调节播放进度。还有更多功能不赘述了,看下面视频吧 。


    视频加载中...

    再说说扬声器表现。MacBook的扬声器功率一直很大,拿M1 MacBook Air为例,声音比较高亢,卧室内,流行音乐女声,SIA的《Alive》,副歌部分近机身声压最高可达104dBA。但如果说它扬声器体验无敌,那也不对——因为华为、荣耀、戴尔、华硕等厂商的不少中高端机型的扬声器,都能达到这个功率,便宜的如华硕无畏Pro 14、荣耀MagicBook V14,都能匹敌MacBook Air;如果算上大尺寸x86本,更有不少“轰炸机”级别机型,音量大不说,而且浑厚得多,体验远优于MacBook Air。总之,无论是MacBook Air,还是大尺寸的MacBook Pro,都谈不上“扬声器无敌”。


    小结来说,无论触控板体验还是扬声器体验,MacBook家族只能说“出色”,但x86本触控板好的、扬声器好的也已比比皆是。


    Q:M1 MacBook能运行移动应用,x86本有这本事吗?

    A:x86本从“双11组合”开始,也能运行移动APP了!比如刷抖音、上拼多多都没问题。

    M1 MacBook因为采用的是ARM架构处理器,所以运行iOS的移动应用,比较轻松就实现了(不过我发现功率也很高,开个抖音都14W了)。但x86本,要运行移动应用,似乎很难。不过,益于微软对Win11的全新设计,以及英特尔在底层上的Bridge技术打通了系统壁垒,现在x86本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运行移动APP了(要求至少是11代酷睿+Win11,也就是所谓的“双11组合”)。

    提示: A家的x86处理器结合Win11也能有条件运行移动应用,但效率相对较低。


    华为则让这种体验更上一层楼: 部分2021年和2022年发布的MateBook机型(含MateBook X Pro),通过安装“华为移动应用引擎”,就能在应用商店里看到“移动应用”分类了——在这里直接下载移动应用就能基本流畅地运行。我们测试了抖音和拼多多,体验还不错!而结合MateBook X Pro的触屏,甚至可以玩《崩坏3》——相反,没有触控屏的MacBook则缺少了这种乐趣。


    当然了,目前x86本运行移动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持续的优化和不断的完善,未来体验应该会更好。


    Q:MacBook有AirDrop、接力、屏幕扩展等协同应用,x86本能比过吗?

    A:多设备协同,x86平台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其中,华为、荣耀本的多设备协同生态已更胜一筹。

    很多人都知道苹果设备可使用AirDrop功能进行文件无线传输,比较典型的应用就是iPhone发照片给iPad或MacBook。而实际上,苹果还有“接力”功能,可在不同设备上进行相同的接续操作。另外,还有“随航”功能,用iPad给MacBook当扩展屏使用。


    但坦率说,除了AirDrop,其他功能的实现都比较麻烦,小白用户可能搞不定。即便是老鸟也得到处找教程,而且还是有可能搞不定。比如“随航”功能,前提就是要iPad和MacBook用相同的ID登录iCloud,还要启用“双重认证”——但多用户不愿意使用iCloud(操作稍有不慎就容易弄丢照片或通讯录),且厌恶双重认证,麻烦不说,还给人感觉是“被绑架了,你必须使用更多的苹果设备”,令人反感。

    MacBook的多设备协同还存在用不了的情况。


    而在x86阵营中,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进入笔记本领域,它们都引入了多设备协同生态。其中华为和荣耀的尤其出色,一碰启动、一碰传、屏幕扩展(平板给笔记本当扩展屏)、无线扩屏、三屏应用(手机屏可同时显示三个在笔记本屏幕上)……相当丰富实用。如果算上 游戏 本,甚至还有一碰录制精彩 游戏 片段并分享的功能。不仅是功能层面的全面超越MacBook,在易用性上,也甩MacBook几条街那么远。

    华为和荣耀的多设备协同功能比苹果体系要强得多。

    x86平台的多设备协同生态正在蓬勃发展,在功能和易用性上已超越苹果体系了。更重要的是,“双11组合”面对的受众群是那95%!


    Q:购入M1 MacBook后,最初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A:若你从未使用过MacBook电脑,那么你买后,得花相当多的精力去学习每一种操作——因为它绝大部分操作都和Windows系统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通常,这个学习过程在1个月左右。不排除用更多时间。


    可能有部分果粉觉得我“危言耸听”,那最好的方式就是你去买一台MacBook自己感受。只是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我得事先提醒你。


    我之前还看过一个民间调查,说国内市场的MacBook,近90%都装了Windows系统,甚至很多用户只使用Windows(当时MacBook还是英特尔处理器,可安装Windows系统(双系统))。即便我周围使用MacBook的专业用户,也都安装了Windows。而如今使用M1处理器后,装Windows几乎不可能了,那么,直面操作上的差异是必须的。


    当然,大部分用户拿着MacBook用Windows系统,操作不适应只是部分原因(更大的原因请继续往后面看),但这种操作不适应的确有可能让很多人感到崩溃——你若是彻头彻尾的电脑菜鸟,从未使用过电脑反而还好点,如果你熟悉了Windows操作,那上手MacBook多半会感到非常痛苦。


    随便举几个例:

    最基础的文字输入部分,功能按键和Windows键盘名称不同。另外,由于没有“一键快速进入英文大写锁状态”的设计(有对应按键,但要长按才行,且事先还得进入设置菜单去设置),所以在以中文为主的文字输入,又要涉及到大小写混合的英文单词输入(如ThinkPad、EliteBook、3DMarkTime Spy等)时会非常麻烦,效率赶不上Win键盘。

    M1 MacBook Air的键盘布局按照很多“挑剔人士”的标准来说并不合格,比如说:半高光标键。另外,按键非常容易沾染指纹上的油渍。


    没有“剪切”操作,这是很多人不适应的;另外,Windows里的“复制/粘贴”,在MacBook上叫“拷贝/粘贴”。如果你点了“复制”就惨了——你会发现过几秒钟,一个同样的文件副本出现在同一个目录中——我至今不能理解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窗口界面的“最大化、最小化、关闭”三个按钮在窗口左上角而不是右上角,并且小得离谱,生怕你看清楚了。


    硬盘没分区概念,也没有清晰明了的“路径”概念(有路径,但大部分用户都不知道在哪里查看)。以至于很多人买了MacBook后不知道文件应该放哪里——这就是为什么海量的MacBook用户都只会在桌面上新建文件夹,把文件一股脑塞进去的原因。


    Q:除了学习成本高,M1 MacBook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

    A:不仅是M1 MacBook,整个苹果Mac体系都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生态封闭,应用少,且获取不易! 游戏 应用就更少了,国服《英雄联盟》都玩不了。

    前面我们提到了,入手MacBook你得花很长的时间去学习操作——这还仅仅是操作层面。接下来,你将面临一个永久性的问题:应用少,且获取不易。


    这是个很大的话题,为方便阅读,我们“高度精简”:


    而在行业领域,某些行业Mac体系也是处于“基本空白”状态,比如工业设计,和Mac体系基本没什么关系。


    实际上,即便是日常应用,在MacBook自带的App Store(应用商店)里,你也很难找到熟悉的面孔,比如全球知名的压缩软件WinRAR你就找不到Mac版;好用的万能播放器Potplayer貌似很久也没有更新Mac版了,老版也很难下载到;另外,部分软件即便有Mac版,在App Store里也找不到,比如Adobe的Photoshop、PremierePro、After Effects等——Adobe将这些软件放在了自家的Creative Cloud上。


    总体来说,Mac电脑上每一款软件的获取都得付出艰辛的劳动,这对于电脑小白来说完全是噩梦,也是很多人买了MacBook只会浏览网页、聊QQ微信和在线看剧的原因!“电脑很好,听说还有其他不少功能,但是没用过”——这是我这些年见得最多的“MacBook用户评价” 。


    A:苹果电脑的发展就是靠着“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攻陷”成长起来的,部分是“真有价值”,也有部分是“圈子文化”。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无论哪种场合,DJ都是用MacBook。


    另外,苹果电脑也一直在进行“领域拓展”,最凶猛的“攻坚活动”就是“学生电脑”市场。在欧美国家,从常青藤学校开始攻入,大量的大学开始“必须使用苹果电脑”。而到了国内,苹果首先瞄准的是上海和北京的名校,以及各种国际学校、贵族学校,同时,提供学生机折扣,将iPad和MacBook打入学生采购市场(注意不是零售市场)。


    Q:MacBook有明显的“体验遗憾”吗?

    A:人无完人,机无完机,和Windows存在体验不佳的设计一样,MacBook(无论新老),和它采用的Mac OS系统也存在各种设计问题。不用多复杂的研究,你上手几天就会发现一堆问题,且有些设计堪称奇葩!


    随便举几个例:

    如果你嫌Win10、Win11的初始化过程啰嗦,那MacBook的Mac OS系统初始化过程一定会烦死你,让你做大量的选择题——Win系统问的问题你至少看得懂,Mac OS的提问你有可能根本不不明白是啥意思(基于都是菜鸟的情况下)!


    21世纪都22岁了,MacBook触控板竟然默认不开启轻触响应功能,只能按压!用户得进入设置菜单进行设置才能启用轻触功能——Win本触控板N年前就已默认轻触操控了,这简直是 搞笑 和讽刺(难道某东给我的不是新机?)。


    M1 MacBook有环境光传感器,在环境光较弱时会自动调节键盘背光亮度——这很智能。但键盘上却没有关闭键盘背光的按键,组合键也没有!要关闭背光,也要进入设置菜单进行设置,这就很弱智了!


    苹果笔记本也发展几十年了,至今没有单独的截屏按键!非要用组合键,而是三个按键组合!我不相信小白用户记得住(其实它的截屏功能倒不弱)!


    拖动一堆文件到一个文件夹中,有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被拖动的文件“乱七八糟呈一坨状堆在新文件夹窗口的一个角落里”,窗口还不会自动缩放,所以你可能不知道拖过去的文件已经到目标文件夹了,于是你又拖一次,又拖一次……几次操作后,文件夹窗口的角落就藏了好几坨文件——但你依然没看到。而且这些文件一坨坨相互叠加挤在那里完全无法使用,要排序,还得鼠标右键菜单手动选择“排序方式”——这是什么奇葩设计啊!


    双击打开一个目录里面的某张图片,然后想看另一张,却发现无论如何切换不到下一张!我当时就懵了——难道Win10自带的《照片》APP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正常切换浏览下一张图是跟Mac OS学的?急问“老鸟”,告知,要选择一组图片,打开后,才能浏览这里面的下一张!但正确答案是:用空格键浏览,就能顺利切换下一张了!这设计……啥目的呢?


    我点开一个视频播放,暂停后,发现声音还在继续响,懵了!最后发现“预览图”模式在自动播放,相当于“一个视频两处都在播放”——请问设计师你想表达什么?老用户告知:Mac OS就这个鸟样。


    最后聊个绝大部分MacBook用户都不知道答案的奇特事件,大家来猜猜答案!

    初上手M1 MacBook Air时,看到桌面底部的Dock栏有“照片”项,可将网站下载的精美图片保存在“照片”目录中——这符合苹果喜欢分门别类的设计,照片放一起,文档放一起。其实这种分类方式多少有问题,因为工作电脑最好按照时间或项目类型分设文件夹——这是后话了!


    安装Ps很不容易,前面说了,App Store里是找不到Ps标准版的。好不容易装上了,总得用用吧!于是,我打开了“照片”目录中的图片,打算微调色彩!但当我把这些图片打开后,傻眼了——这些图片全部自动变小了(比如4K的原图,变成1100多分辨率了),而且文件名变得乱七八糟 。


    总结:

    苹果的M1处理器的确在特定的领域有非常好的表现,也正因为这样,搭载它的MacBook笔记本在视频剪辑领域有强悍的表现。尤其是在NVDIA独显价格疯狂上涨的特定环境中,M1 MacBook成了视频剪辑的性价比利器。另外,它安静,续航超长。以上,是M1 MacBook最大的卖点。

    结合Mac OS系统,MacBook的确有出色的人机交互体验,尤其是针对触控板的应用程序优化,做得比x86本更彻底。以至于很多人在没有仔细研究x86本触控板体验的前提下,得出“MacBook触控板比x86本体验好得多”的偏颇结论。真实情况是:有鼠标还是更方便,而且x86本中也有海量机型触控板体验相当出色(这里指通用操控体验),只是你没有接触到,或者接触到了,但用鼠标去了,没认真体验触控板而已。

    M1 MacBook的“上手难度”较大。准确说:MacBook体系的上手难度都较大。而且还面临一个更大的掣肘:应用生态匮乏,只在特定领域内能大展拳脚。对于小白用户、普通用户,甚至可说是“每一款称手软件的获得都要付出艰辛努力”,过程有些痛苦——这也是我们一直不推荐小白用户和普通用户购买MacBook的主要原因。至于 游戏 ,国服《英雄联盟》都没有,这一句话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当然,如果你只是用来打字和在线看片儿,那我还是推荐的!

    M1款MacBook也好,英特尔款MacBook也好,也就是设计不错,交互体验出色,特定功能出色的笔记本电脑,和x86笔记本一样,MacBook也有设计Bug,也有体验不好的地方,也会“失去响应”——而且这种失去响应的频率好像还不低。

    客观来说,像“双11组合”(11代酷睿+Win11,不过马上是12代酷睿了)这样的x86平台与Windows系统的组合能够实现的应用、功能、性能上限都更高(算上桌面平台,甚至是高得多)!而且其通用性更强,上手更容易。另外绝大部分应用上,投入的成本也更低。

    “双11组合”中也有很多体验出色的笔记本,它们在某些方面,甚至很多方面已超越MacBook。而且如今以x86本为核心打造的多设备协同生态正澎湃崛起、快速发展,已超越了Mac体系。

    这篇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因为“话题太宏大”,所以无法顾及太多细节,每个方面都只能“高度概括”或举例说明。但相信对大部分用户还是有帮助的,应该已经对M1,对M1 MacBook有了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哦对了,12代酷睿马上登场了,目前来看处理器性能暴增不少,M1(家族)的压力又大了……

    关于module的问题,通过《英特尔怎么了》、《「小白也能看懂」被神化的M1苹果本和Win本比孰优孰劣?》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module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爱资源吧版权声明:以上文中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module
    这个笔记本 可以升级CPU吗?可以支持升到哪个U?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随身WiFi?随身wifi品牌推荐 流量卡资费